明清史研究所,前身为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1985年,已故著名历史学家、明清史专家李洵教授(1922-1995),在研究室的基础上,整合该系明清史研究的优势力量,创建了本研究所并任所长。

         曾经在本研究所工作过的知名学者,除李洵教授外,薛虹教授(1925-1993)在清入关前史、东北古代史、中俄关系史、方志学、历史教学法等领域,陈作荣教授(1927-1989)在多尔衮研究方面,赵矢元教授(1930-2004)在晚清史研究领域,赵德贵教授在八旗史料的整理和制度研究方面,姜守鹏教授(1935-2007)在明清社会经济结构和市场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为明清史学科建设和本所学术传统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离退休后他们仍然十分关心本所的发展,继续发挥着余热。李洵教授后,赵毅教授兼任副所长代管所务(1995-1999),赵轶峰教授归国后继任所长(1999-2004)。现任所长为罗冬阳教授。

        全所共有专职研究人员10人、兼职研究人员2人。其中专职教授5名,兼职教授2名,专职副教授5名。专职研究人员中,9人拥有博士学位。33年来,该所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诸方面皆取得了重要成绩。

        科学研究方面,以李洵教授为核心的老一代科研群体,在16-18世纪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官僚政治、明清社会经济结构与市场、清入关前史、清朝在全国统治确立的历史过程、八旗史料与东北地方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以及晚清史方面,俱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新一代的研究者,除个别正在攻读之外,都拥有博士学位,大多有多年海外留学或访学经历,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在继承前辈研究业绩的基础上,拓展深化了研究领域。在宏观把握上,继承李洵先生的学术特色,注重明清史与中国通史和世界历史的联系,重点开拓明清社会史、国家与社会关系、东北边疆与民族问题、满文文献整理与研究、东亚和东北亚区域史,结合中国社会科学院东北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等国家文人社会科学重点工程项目以及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吉林省、长春市和本校学科发展等各级项目,展开系统工作,丰硕成果。刘晓东教授连续实现本校中国史学科在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3)、“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15)、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2013)、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方面的突破。赵轶峰教授提出的“帝制农商社会说”,是阐释明清时代中国社会变迁的本土化理论创新尝试,获得学术界高度关注,连续五年来,成为专题学术会议重要议题。

        学术交流方面,本所与兄弟院校(所)成功主办了1988年清入关前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长春)、1993年海峡两岸学术讨论会(吉林)、1997年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长春),有效增进了与全国、世界同行的学术交流。近十年来,每年主办小规模专题学术讨论会,已成为增进与国内外学术界交流的平台。

        人才培养方面,本所成立以来33年间,已向社会输送了30余名博士、100名硕士毕业生。现有在读博士生15名,硕士生32名。


        

            赵   毅        教 授    研究领域为中国明清史

            赵轶峰        教 授    研究领域明清政治、国家财政与社会史,并从事美国问题、史学理论研究

            刘厚生        教 授    研究领域清史、东北民族与疆域史、满语言及民族文化、满文古籍整理与研究

            刘晓东        教 授    研究领域明清史、近世中日关系史

            刁书仁        教    授      研究领域为中国明清史、东北史、东北民族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

            罗冬阳        教   授      研究领域为中国明清史、经济史

            吴大昕        教   授      研究领域为明代地方制度、明代社会史、明代倭寇研究、东亚海域史

            庄   声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清朝文化、环境及历史地理,满语文档案文献及其他语文档案

            武少民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清代学术史、中国史学史

            董铁松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明清学术史、中国古代文献学

            李   媛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明代礼制史、明清政治文化、明清女性史

            齐   畅        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明史、东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