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马世力教授

时间:2025-10-28

撰稿人:张民军      点击量:

马世力(1949.09.20—2025.09.27)教授,吉林省长春市人,汉族。

1978—1985年在我校历史系就读,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学位。1985年留我系世界近代史教研室任教,从事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研究工作。1989年任历史系副系主任,1990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4年任历史系主任,1995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任东北师大教务处处长,1999—2001年任东北师大图书馆馆长、校长助理。2001年转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马世力教授一生致力于欧美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化的研究,成绩斐然。发表了《李斯特与德国资本主义工业化》《李斯特与德国近代铁路建设》《论科学技术在近代欧洲崛起中的历史地位》《社会保障体制与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等数十篇论文,出版了《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论著。

马世力教授多年来倾心于世界近现代史的教学工作,孜孜不倦。在我校工作期间,先后主持了国家教委、教育部的多个项目:“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世界近代史教学内容改革与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研究”(1996年-1998年)、“‘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研制开发与应用01专题项目:《世界史纲》教材编写与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1997-2000年)、“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世界古代史网络课程》”(1999-2002年)、“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初中历史教师进修网络课程》”(2000-2002年)等。以这些项目为支撑,他主编了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及该教材的多媒体软件版《世界史纲多媒体教学软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他还主编了教育部“专升本”培训教材《世界经济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参编了《世界近代史》(任副主编,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马世力教授主编、参编的这几部教材在国内的大学历史教学中深受欢迎,影响深远。

马世力教授一直投身于高校历史教学改革、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数据库建设等领域的工作。1998-1999年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主持全国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任大纲修订专家组组长;2000-2006年参加全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制订工作,受聘为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制订专家组核心成员;历任教育部历史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二、三届委员。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人民出版社2004—2010年版)教材的副主编;与朱汉国教授共同主编了《义务教育教科书 历史》初中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019年版)。马世力教授在历史教育教学园地辛勤耕耘30多年,为我国的高校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马世力教授在主持我院工作期间,大力推进学院的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在学院建了多媒体教室、微机室,是东北师大本科教学中最早推行多媒体与数字化教学的院系。

马世力教授曾任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届委员、全国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协会副秘书长、吉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全国世界近代史学会常务理事、东北师大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委员会委员等多项学术职务。

在我校工作期间,马世力教授先后荣获校、市、省优秀教学奖、优秀论文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和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

马世力教授在我院学习、工作二十余年,兢兢业业,甘为人梯,指导培养的学生无数,桃李满天下。在我校教务处、图书馆的工作岗位上克己奉公,深得师生及同事爱戴。

马世力教授转任南开大学多年,但他依然心系母校,时刻关注着我院的发展,并在我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中给予极大帮助。

马世力教授的逝世,是我国世界近现代史学界、高校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领域的重大损失;更是东北师范大学尤其是历史文化学院的重大损失,我们失去一位优秀的学长、一位渊博的学者、一位可敬的同志。

先生风范,山高水长,道德文章,令人敬仰!



张民军

2025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