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文物陈列室藏品种类丰富、数量大,是历史文化学院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重要的学习基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历史系管理陈列室的教师对原吉林师专和吉林师范大学购买的藏品建立原始帐目卡片,并在原账目卡片基础上完成文物登记造册工作,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近年来国家对文物收藏管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博物馆含文物陈列室藏品也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范围之内,结合研究生院校内专业学位实训基地建设,开始整理东北师范大学文物陈列室的藏品,这也为研究生的博物馆学教学实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学院决定按照“一普”标准要求对陈列室文物藏品进行清点、整理、记录工作。
本阶段陈列室文物整理工作自2019年1月2日开始,1月16日结束,实际工作天数10天。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全体教师和东北师范大学民俗博物馆唐晓轩老师、2018级文物与博物馆、考古两个专业全体学生全程参与了本次整理登录工作,其他年级硕士生及博士生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期间还邀请了吉林省考古所林世香老师对残损青铜器进行了粘对修复。
由于是首次对陈列室文物按照“一普”标准进行整理登记,参与本次文物整理的教师及学生在摸索中逐渐熟悉工作流程。共完成系统登记录入364件(套),摄影411件(套),修复青铜器5件。基本完成陈列室藏青铜器、印玺整理、录入及摄影工作;完成大部分金属货币及部分其他类文物的清理、摄影工作。期间不仅发现了大量珍贵的青铜礼器、存世稀少的辽金货币,还发现了收藏的大量珍贵手稿和民族学原始材料,对我院教学科研工作意义重大。
通过本次文物整理工作,使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巩固了专业基础知识并得到了专业方法的训练,从每件藏品的称量、照相到数据录入,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进行,从书本到实践,学生得到完整而系统的锻炼,对文物工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本次整理工作得到了学院、图书馆古籍部、研究生院等部门的大力配合和支持。学校将在本次整理工作基础上继续支持本专业实训基地,此举为后续整理、藏品研究、著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